“嘣”!“奋斗者”号万米深潜发出异响 咋回事?

发布时间:2024-07-09 08:45:10 来源:江南体育登录入口

  中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今天(16日)接着来进行万米海试。在向万米海深迈进的过程中,“奋斗者”号也是从3000米、4500米、8000米等一次次逐渐扩大下潜深度,向下每一米,都是对所有设备、技术的考验。在海试过程中,中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万米深海的临界深度,试探着上万个零部件的承担接受的能力。每下潜一米都是人类科技在缩小我们与自然力量之间的极限距离。在本月早一点的时候的一次下潜中,“奋斗者”号就收到了深海向人们传递的一声口信。

  当天完成下潜的潜航员杨波赶着去开总结会了。此时,潜航员在下潜路途中的一段特殊经历,会议室里的大多数人都还并不知情。

  接下来,潜航员的这段描述,让大家竖起了耳朵。下潜到8850米左右,三名潜航员都听到了潜水器身上发出了一声闷响。

  中科院声学所研究员、“奋斗者”号潜航员 杨波:我们当时明确在舱内感觉到一个类似我们抛掉压载铁的那个震动,有“嘣”的一个声音,而且整个潜水器有个震动,就非常像扔掉一组压载铁潜水器那样一个反应。

  在深海中,8800多米的深度,潜水器上那些承受压力的零部件正在与大自然的力量零距离抗衡。

  中科院声学所研究员、“奋斗者”号潜航员 杨波:所以当时我们三个人就一起讨论,所以我们担心出现一些明显的异常问题,我们在距底200米,我们就把压载铁抛掉了。

  抛掉一组压载铁后,潜水器的重量减轻了很多。这样降低了下潜的速度,也就大幅度的降低了潜水器坐底有可能遇到的风险。潜航员们再次确认所有指标是不是真的存在异常。

  中科院声学所研究员、“奋斗者”号潜航员 杨波:在整个后面的过程里面所有传感器的反应,包括我们监控的反应都没有一点问题。

  究竟在8850米的深度上,发生了什么?会议中并没有展开讨论。这是深海在向人类的下潜科技传出的一声信号,它究竟在表达怎样的含义?

  开完会后,在探索一号科考母船的餐厅里,没吃上晚餐的潜航员张伟正在享用大厨特意留好的饭菜。

  中国船舶集团702所、潜航员 张伟:中午吃的凉面,刚才被他们泼完水,必须得洗个澡。今天应该晚上休息一下吧,你也可以去把那浮力材料拆了。

  张伟边吃边说,语焉不详。不过,为了抢在一个又一个台风来袭的空隙里下潜,“奋斗者”号遇上问题,都会当天发现,立即解决。于是,我们跟着设计师的脚步,来到潜水器停放的机库,一探究竟。果不其然,就像潜航员张伟所说的那样,队员们一块一块拆下浮力块检查的过程中,找到了那块安装移位的浮力块。

  中国船舶集团702所、“奋斗者”号总建造师 刘帅:受压之后,本身这个浮力块会有点变形嘛,变形的时候,可能那个接口的位置变得太极限了。导致它浮力块变形的方向,已经到接口的边缘了,再往里变的话就把它拉坏了。

  潜水器的浮力块就像一件救生衣,它是由一个部件一个部件的浮力材料拼积木一样搭建在一起的。为避免水下压力造成的破坏,这些积木与积木之间的连接螺栓都留了有余量的间隙。但万米水压对浮力块本身的挤压是不可避免的。这就形成了几毫米的变形。这种变形在回到水面之后,会随着压力的下降恢复原状,将浮力块做好保养加固,就不会对接下来的下潜造成影响了。设计师告诉我们,正是要通过海上试验,也只有真实进入深海环境,才能倒逼海洋透露出它深藏的秘密。

  中科院声学所研究员、“奋斗者”号潜航员 杨波:我们在陆上有压力罐等等一系列的设备去模拟我们所了解到的海洋的情况。实际上真正到了这样一个大深度的情况,我们的实验室是没有很好的方法建立这种完全跟我们海洋环境严丝合缝的模型的,毕竟深海它就是深海。发现这样一种不确定因素和未知因素的时候,我们才有了我们研究的方向和我们研究的动力。

  中白“雄鹰突击-2024”陆军联训即将开启 我参训部队完成跨国兵力集结

  国家外汇管理局:我们国家的经济运行延续回升向好态势,为外汇存底规模继续保持基本稳定提供支撑

  2024年1-5月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30219.6亿元 同比增长16%

  “共同建设更美好的上海合作组织家园”——习主席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