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岳阳市科技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岳政发[2006]28号)

发布时间:2024-10-31 10:34:48 来源:江南体育登录入口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岳阳经济开发区、南湖风景区、屈原管理区,市直及中央、省属驻岳各单位:

  《岳阳市科技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已经2006年12月6日市人民政府第55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十一五”是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的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有效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依照国家和省对科技发展的战略部署精神和《岳阳市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纲要。

  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步伐进一步加快,科学技术已成为引领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主导力量,科技竞争已成为国家和地区间竞争的焦点,推进自主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和各国发展的策略的共同点。新时期我国把提高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及促进经济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湖南省科技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及其配套政策的颁布实施,为我市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省内实施一点一线优先发展战略,为我市依靠科学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将有力地推动我市的科技、资源、区位等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十五”期间我市外向型科技合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为承接境外和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和技术辐射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我市科技发展还存在一些体制性、素质性的问题,亟需进一步深化改革,不断优化相关的软硬环境条件。

  “十一五”期间全市要实现GDP年均增长11.5%、到2010年全市GDP总量达到1100亿元的目标,按照“产业振兴、创新推进、开放带动、和谐发展”四大战略的部署,努力把岳阳建设成为“产业兴旺、城乡秀美、文化繁荣、民生殷实、社会和谐、走势强劲”的经济强市。面对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形势,必须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把科技进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为此,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突破人口、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加强自主创新,促进经济增长方式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从高能耗、高污染向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转变;必须加快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推动全市经济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着力推进创新型岳阳建设。

  “十五”以来,我市科技工作按照“创新、产业化”的总体思路,取得了显著成绩,科技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为“十一五”科技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一是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十五”期间,全市共组织实施农业、工业、社会发展事业等市级科技计划项目273项,其中列入省级以上科技项目191项。共取得科技成果149项,其中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120项,省内先进水平的29项,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和磁稳定床反应工艺的创新与集成、意大利杨APMP新工艺制浆及其应用技术、优质水稻和西瓜新品种选育、日本血吸虫再感染与人体获得免疫关系研究等成果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共申请专利1208件,授予专利权820件,专利实施率30%;获得科技进步奖141项,其中获国家级科技奖励7项、省级科技进步奖励27项、市级科技进步奖励102项。

  二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具有较好的基础。全市大多数大中型企业建立了技术开发机构,新建了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2家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创建企业博士后工作站3家。

  三是科技中介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全市技术贸易总额达到9.2亿元。初步形成以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情报所、专利服务机构为主体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科技信息平台建设初见成效,建立了岳阳科技信息港、科技专家库等公共科技信息服务平台。

  5年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基地园区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批高新技术项目顺利实施,“热塑性弹性SEBS成套技术开发”等一批项目列入了国家863计划项目和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多利纳米燃油清净剂”等42个项目列入了国家科技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十五”期间,湖南省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从九五末的28家增到目前的68家,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2家,其中产值过亿元的企业9家,过5000万元的企业16家。全市共实现高新技术总产值430亿元,比“九五”累计产值增加3.5倍;园区和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创建了湖南岳阳精细化工特色产业基地和湖南汨罗生态农业科技园区。

  到“十五”期末,全市民营科技企业由“九五”期间的86家发展到164家,从业人员由0.8万人发展到2万人,年产值过亿元的民营企业由3家增长到8家,年技工贸收入由不足8亿元提高到28亿元。民营科技企业占高新技术产业经济总量由不足10%提高到20%左右,岳阳经济开发区内的民营科技企业占企业总数的60%,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支生力军。

  虽然科技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全市科技发展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为: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科技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还不够强;科技投入水平偏低,多元化科技投入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偏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建立。

  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指导方针,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立足市情、发挥优势、体现特色,按照“创新驱动、重点突破、支撑发展、惠及民众”的总体要求,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有岳阳特色的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注重加强开发研究和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量力兼顾应用研究和前沿技术攻关,增强科技发展后劲,为民本岳阳的和谐崛起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努力建设创新型岳阳。

  (1)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内在需求和已有的科技优势,有选择地确定重点科技发展和科学技术创新主攻方向,注重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着力培育基础条件较好的新兴产业,重点支持若干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2)立足当前和兼顾发展的原则。紧扣当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选定若干重大科技专项作为全市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抓紧开发研究,努力实现以科技发展的局部跃升形成新的经济稳步的增长点;积极支持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科技人员量力开展优势领域的应用研究和前沿技术攻关,增强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后劲。

  (3)体现区域特色的原则。围绕国家和全省目标,结合岳阳优势,突出区域特色,优先发展我市具有比较优势和区域特色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

  总体目标:到2010年,具有一定特色和优势的岳阳区域创新体系基本建成,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科技对岳阳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显著增强。

  (1)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培育高新技术企业80家,到2010年达到150家;高新技术产品数量逐年增长,到2010年达到160个;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268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例达到3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达到13.6%。

  (2)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率大幅提高。应用型科技成果的转化率逐年增长,到2010年达到80%;专利实施率逐年提高,到2010年达到40%;良种覆盖率逐年扩大,到2010年达到90%以上;技术合同年成交额逐步增长,到2010年达到5亿元。

  (3)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更加突出。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的比例达到70%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年销售收入的5%以上;80%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健全的研发机构;80%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开发应用1项以上高新技术成果,并取得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

  (4)自主知识产权数量显著增长。全市10项以上科技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全市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逐年增长,到2010年全市年专利申请量增长到450件以上,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增长到150件左右;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到100件左右,进入全省前3位。

  (5)科技支撑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5%。每万元GDP能耗较“十五”末下降20%,矿产资源综合回收率提高到48%,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0%。城市、农业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市民健康水平和科学素质进一步提高。

  (6)科技基础条件明显改善。重点建设10个以上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力争有4家进入省级、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行列;创建3个高新技术产业创业服务平台,搭建5个公益型科研与技术服务平台,建立1个化工行业技术服务平台。

  (7)科技人才队伍更加壮大。各层次人才总量有较大增加,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到2010年全市人才总数达到23.7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总量达到12.7万人。

  (8)科普工作更为扎实。创建4个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建设10个区域性、专业性的科普场馆或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全市科技示范户和农村专业技术协会骨干队伍中30%获得中级技术培训;完善科普投入机制,到2010年全社会科普经费投入达0.4元/人。

  我市科技发展的总体部署是:突出一大主题,明确两大任务,确定29个优先主题,实施若干重大专项,建设五大科技工程,采取五大保障措施,推动岳阳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大主题:突出自主创新主题。重点加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量力开展原始创新。

  两大任务:一是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具有岳阳特色的区域自主创新体系。主要抓好五个子体系的建设,即: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以专业性科技服务机构为主体的社会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以科技服务平台为主体的资源共享的科技基础条件支撑体系;以科技信息网为主体的网络化的市县乡村科技知识传播体系。

  二是抓紧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把全市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具体任务是:对重大科技专项实施计划项目管理,力争在限定的时间内实现突破,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我市具有优势的石油化工、新材料、先进制造、生物与医药领域,加快成果产业化步伐,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突出农业常规技术的提升、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农业生物技术等方面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着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发挥信息化对工业化的带动作用,促进信息技术、现代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向传统产业、服务业渗透。

  29个优先主题:围绕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若干重点领域,确定29个优先主题。

  重大科技专项:选择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促进作用,在一定时限内可以完成的战略产品、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工程列为重大科技专项,作为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实施计划跟踪管理。

  五大科技工程:重点实施对全市科技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和关键作用的企业技术创新引导工程、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工程、科技富民强县示范工程、、科学技术普及工程等五大工程,确保“十一五”科技发展两大任务的顺利完成。

  五大保障措施:制定增强自主创新的配套政策;建立科技发展的长效机制;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入增长机制;加强科技基础条件服务平台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

  重点领域,是指在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重点发展的、亟待科技提供支撑的产业和行业。优先主题:是指在重点领域中急需发展、任务明确、技术基础较好,近期能够突破的技术群。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对科学技术的需求、现实基础及国家、省对科技发展的战略部署要求,有针对性地确定我市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并有计划、有步骤地筛选一批项目,在市级科技计划中择优支持,并积极争取省与国家的有关计划立项支持,引导全社会进行科技创新活动。

  能源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战略地位,水和矿产等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改善和保护生态与环境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重大问题。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对能源科技进步和资源、环境科技创新提出了更大需求,必须更新发展观念和思路,把能源、资源和环保领域的科技发展提到头等重要的位置。

  大力开发利用新能源和节能技术,建立经济、清洁的多元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水平;加强水、矿产等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的应用研究,努力实现综合节约利用和循环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以科技创新促进有岳阳特色的环保产业的发展。

  (1)新能源技术。重点开发利用生物质资源发电技术、生物质发酵制沼气技术、生物柴油技术、太阳能高效利用技术、微风发电技术、核能安全利用技术等。

  (2)能源与资源节约技术。重点开发应用高效节能及能源高效转换技术、高效低污染燃烧技术、强化供热技术、余热余能综合回收利用技术、建筑高效节能集成技术、一次性资源利用率提升技术。

  (3)水旱灾害防治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重点开发应用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坡耕地治理技术、雨洪资源化利用技术、洪道整治与清淤技术、山丘区旱灾防治及灾情评估技术、重大洪水灾害的应急抢险及复堤技术、水土保持和湿地保护技术、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技术。

  (4)环境保护与污染控制技术。重点开发应用环境预警系统,实现城区环境空气、饮用水源水质自动化监测及省控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开发应用高浓度有机废水、金属离子等水污染治理及应急处置技术;新型脱硫、脱氮技术;粉煤灰利用技术;城市固体废物资源化技术和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温室气体减排技术。

  我市是农业大市。目前,以优质杂交水稻、优质西瓜、工程鲤鲫等为代表的动植物育种方面的技术研究及推广已取得可喜的成绩。但农业发展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必须更自觉地把科技进步作为解决我市“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

  加强技术集成和成果转化,以高新技术带动常规农业技术升级,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提高农产品加工增值效益和农业信息化水平,为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和农民增收提供科技支撑。

  (5)动植物新品种的选育与繁殖技术。重点开展优质杂交水稻、杂交油菜、杂交棉花、蔬菜、优质西(甜)瓜、油茶、苎麻、名优特果、多倍体鱼、肉牛、牲猪等动植物新品种的引进、选育和繁殖。

  (6)高效栽培与健康养殖技术。重点开发应用主要农作物、蔬菜、花卉高产高效栽培新技术,编制主要农作物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重点开发安全优质高效的畜禽饲料及添加剂、高效安全兽药和畜禽水产规模化健康养殖技术;肉牛高产、优质和高效生产综合配套技术;推广应用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

  (7)生态农业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重点开发利用减少农业环境污染,控制水土、有机质流失和农田污染的新技术,发展高效、无污染的绿色肥料和有机肥料,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生物农药,支持综合利用农村生物质能,提高农村废弃资源利用率;重点开发和应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方法、技术、装备和评估体系。

  (8)农产品加工技术。重点开展稻谷、水生蔬菜、茶叶、油菜籽和油茶籽的精深加工、高效综合利用技术及关键装备开发研究;鱼、珍珠等水产品和牲猪、肉牛、鸡等畜禽产品及副产品深加工与综合利用技术研究;果蔬现代贮运、保鲜技术研究。

  (9)支农工业技术。重点开发多功能农用生产与加工机械;新型农膜、安全高效的农药、生物肥、专用复(混)型缓(控)释肥料生产技术及施肥技术;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

  (10)林业技术。重点研究森林物种保护与利用技术;优质、速生、抗病虫林木新品种引种选育与集约经营技术;林化产品开发和应用;新墙河、汨罗江流域及洞庭湖区农林复合系统的生态效益评价与监测;铁山库区森林植被保护与修复技术;森林公园、城郊及城区景观林地与草地的管理与维护技术;退耕还林工程建设配套技术;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及鸟类资源监测技术;森林病虫害、外来生物入侵、森林火灾的监测与综合防治技术,构建森林生态网络。

  石油化工是我市的第一大支柱产业,产业基础扎实,行业门类比较齐全,形成了具有自己特点的技术优势和炼油化工一体化的生产格局。目前己基本形成石油炼制与加工、化肥、农药、有机化工基本原料、高分子材料、精细化工、化工机械和化学清洗等行业,形成了行业门类比较多的石化工业体系,但存在初加工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产业链延伸和配套不够的问题,必须进一步加强自主创新,延伸产业链,使我市石化产业集群发展。

  按照“资源利用深度化、精细化工高端化、多元产业配套化、环境保护可持续化”的发展思路,整合资源,强化自主创新,攻克瓶颈技术,提升技术水平,做长产业链,依托中石化和湖南岳阳精细化工特色产业基地,加强区域内产业配套,推动我市石油化工产业跃上新台阶。

  (11)精细化学品合成技术。重点研究开发石油化工延伸产业链绿色制备关键技术及其新材料和新产品,利用炼油厂轻质烯烃生产烃、酯、醚、酮类环保溶剂,柴油稳定剂、油浆阻垢剂、抑焦剂、抗氧剂、阻燃剂、特种油品多功能添加剂等石油化工助剂;开发低毒、高效、安全农药及中间体,高性能涂料、染料及中间体,环氧有机氯后加工产品,氢气和合成气资源,无磷环保水处理剂,技术含量高的纸化学品;开发应用化学清洗新技术,石油化工安全预防及控制系统技术,石油化工阻隔防爆技术。

  (12)高分子材料及后加工技术。开发锂系聚合物后加工产品,特种环氧树脂新产品,工程塑料、食品包装膜用尼龙6专用料,聚丙烯专用料,聚丙烯SMS无纺布及后续产品。

  (13)新型催化剂及特种催化材料技术。重点研究开发重油加工、清洁燃料生产和石油化工延伸所需要的催化剂及特种催化材料。

  新材料技术是高新技术和制造业发展的支撑和先导,我市除石油化工产业中的高分子材料等新材料之外,已初步形成了金属新材料、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先进轻纺材料等具有岳阳特色的材料产业。

  积极支持具有资源或技术比较优势的高技术新材料关键技术和产品的自主研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成果中试转化;注重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我市轻纺、建筑等传统材料产业,限制和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调整产品结构,延伸产业链,加强资源综合利用、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

  (14)高性能金属材料技术。重点研究开发有资源优势的原材料如钒的环保提取技术和加工技术;开发铝、铜、锌及其合金材料的高性能新产品;开发纳米铟锡氧化物(ITO)粉末技术,汽车全金属刹车片。

  (15)无机非金属材料技术。重点深度开发钾长石、白云石、石英沙、高岭土和云母等非金属矿资源,形成系列先进材料;深度开发粉煤灰形成系列新型建筑材料。

  (16)先进轻纺材料技术。重点研究开发多功能、高仿真、超细旦纤维,亚麻和苎麻纺织新工艺及产品,苎麻纤维生物脱胶技术,天然纤维复合材料技术。

  国家和省都在倡导振兴制造业,我市的造纸业、起重电磁铁、机车空调等都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当务之急是抓住机遇,优势优先,为我市先进制造业日益迫切的科技需求提供支撑,加快提升先进制造业水平。

  着重开展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不断提高关键产品的自主设计、集成和制造能力;着力开发具有高效、节能、环保、自动化和可循环的新型制造工艺,使我市先进制造业向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17)先进造纸技术。走“林板浆纸”一体化的产业链集群发展之路,重点开展不同树种(尤其是速生丰产阔叶树种)、不同径级制浆工艺技术的研究,发展高得率制浆和清洁生产技术,开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化学木浆与化学机械木桨(APMA、BCTMP)生产线及成套设备;高速、宽幅的国产造纸成套装备;化学制浆黑液提取设备,废纸制浆工艺及设备;无元素氯和全无氯漂白技术及设备;“林板浆纸”一体化生物质废物综合利用技术。

  (18)机电设备制造及再制造技术。重点研究开发车用节能环保空调、特种功能输送泵(阀)、高效节能燃烧器、起重电磁铁、特种电机、气体绝缘电流互感器和新型化工设备等系列产品;重点开发利用激光显微仿形融覆、高能微弧冷焊等新技术。

  (19)感应无线技术。重点研究开发焦炉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管理系统、城市轨道交通测速定位及数据传输系统、仓储及物流管理系统和堆取料机智能控制系统。

  (20)制造业信息化技术。重点推广应用产品数据管理(PDM)、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电子商务平台等先进技术;开发应用制造执行系统(MES),面向中小企业管理、基于规模应用的自动服务系统(ASP)。

  生物与医药产业是近10年来全球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我市在生物酶、血液制品、生物制品、中药开发、化学药剂研究开发等方面有一定基础,但我市公众卫生与健康保障仍比较落后。“十一五”期间,要全面提升我市的生物与医药产业。

  加强生物医药和现代中药研究,推进产业发展。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开发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血吸虫病等疾病防控技术,建立公共卫生健康系统和技术支持体系,提高人口素质和健康水平。

  (21)医药生物技术。重点研究开发丙型肝炎病毒诊断试剂盒、抗日本血吸虫病天然分子疫苗等为代表的医药生物技术及产品。

  (22)轻化工生物技术。重点研究开发微生物发酵新技术和高效工业酶制剂及饲用酶制剂等新产品。

  (23)现代中药技术。重点研究开发本地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中药制剂的新工艺、新剂型及中药材的综合利用技术。

  (24)血液安全技术。重点研究开发显著降低输血风险、减少和防止传染性和非传染性相关的输血反应技术及产品。

  (25)重大疾病防控技术与优生优育关键技术。重点研究开发血吸虫病预防控制关键技术;建立和完善重大传染病危机处理体系;开展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和恶性肿瘤高危人群早诊技术及规范化治疗研究;推广应用无创性产前诊断技术和高水平的计划生育药具和技术。

  (26)农村与社区医疗保健、疾病预防。探索研究重大非传染性慢性病、地方病和职业病在市区及农村不同地区、不同模式的综合防治的相关技术和方法,建立农村与社区公共卫生信息网络体系、疾病预防控制及医疗救治体系;推广实用有效的合作医疗诊疗技术和方法;健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对机制。

  发展信息技术服务业对促进经济增长、发展社会事业、提高生活质量等都具有重要的导向和支持作用,是我市亟需加快发展的产业。

  从我市现有基础出发,着力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开发应用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有关技术及产品,促进我市传统产业改造和技术升级。

  (27)现代物流技术。开发应用面向第三方物流信息管理软件,面向供应链管理的集成平台;抓好无线射频等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

  (28)应用软件技术。推广应用电子政务、物流、金融、财税、教育、社会保障、多媒体和信息安全等实用软件。

  (29)信息网络技术。重点开发应用现代远程教育、远程医疗和科技信息“户”联网等信息服务网络;开发交通运输、矿山等行业安全电子监控及安全信息网络技术。

  为了获得由科技创新形成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在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中,进一步突出重点,筛选出若干重大战略产品、关键共性技术作为重大科技专项予以支持,努力实现以科技发展的局部跃升带动我市经济的跨越发展。

  选定原则:一是紧密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培育能形成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重大推动作用的战略产品;二是突出对产业竞争力整体提升具有全局性影响、带动性强的关键共性技术;三是有利于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问题;四是切合我市市情,依靠全市现有实力和省及国家的支持,能够有效实施。

  组织实施:把重大科技专项实施作为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出台《岳阳市重大科技专项实施管理办法》,发布重大科技专项申报指南,搞好重大专项的评估、选择及实施跟踪。根据发展需求和形势变化,对重大专项实行动态管理,分步实施,成熟一个,启动一个。

  实施内容:重点开发研究大米、茶叶、油茶、牲猪等大宗农产品增值加工技术及设备;特色农产品资源高效开发与增值加工技术;农副产品深加工技术与设备。

  实施内容:重点开发产业关联度大的烃、酯、醚、酮类环保溶剂和柴油稳定剂、油浆阻垢剂、抑焦剂、抗氧剂、阻燃剂等石油化工助剂。

  实施内容:重点开发研究重油加工、清洁燃料生产、石油化工延伸所需要的催化剂和新型环保催化剂及特种催化材料的生产工艺与技术,创制系列新产品。

  实施内容:建立感应无线技术的规范、协议、产品标准,集成创新应用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自动化及智能化控制技术,促使感应无线技术升级,进一步提高移动机车的位置识别和数据传输等智能化控制水平,开发生产感应无线技术应用系列产品。

  实施内容:重点开展车用空调的高效节能、变频控制和绿色环保等关键技术的开发研究,生产出新一代城市轻轨车、电动混合车和地铁等车用节能环保空调系列产品。

  实施内容:重点研究连铸结晶器非正弦振动液压伺服控制系统、起重机定子调压控制系统和交流控制系统、高效节能起重电永磁铁关键技术,实现电磁产品的智能化和信息化。

  实施内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丙型肝炎病毒诊断等试剂盒、抗日本血吸虫病天然分子疫苗等基因工程药物;开展以平术、蔓荆子、满坡香等岳阳本地中药材为主要原料的中药新品种开发研究。

  实施内容:开展生物质能发电、生物柴油技术攻关;大力研究开发沼气技术,提高农村沼气入户应用率。

  实施内容:重点开展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和技术集成研究,选择重点产业和典型园区或区域,组织实施清洁生产技术、绿色工业技术应用示范,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示范模式。

  把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与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建立有效的组织机制,从推动岳阳科技发展的实际出发,实施五大科技工程。

  为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施企业技术创新引导工程。

  主要目标:引导企业走创新发展道路,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引导企业建立和完善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机制,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活力与能力。

  ——企业技术创新试点示范。制定创新型企业试点示范办法,在重点行业和优先发展领域,选择10~15家现有基础条件较好的企业进行试点示范,通过组织实施重大专项和重点项目,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健全研发机构、加强管理创新、培育创新人才,着力开展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与研发,增强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和能力。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引导高新技术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产学研结合的技术研发机构,重点支持10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推进企业在关键技术上实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机制;通过设立专利资助专项资金,支持企业的专利创新活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引导企业承担或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承担我市重点产业领域的共性及关键技术开发研究,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为了强化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质量和效益,促进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工程。

  主要目标: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和机制,突破制约科技成果产业化瓶颈,建设3~5个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培育2~3家科技中介骨干机构;建设和提升3个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基地;推动一批重大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成果转化,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和壮大新兴产业。

  ——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以重大专项为引导,重点支持若干市场前景好、技术竞争力强的重大成果转化,培育新兴产业;加强优势产业中的延伸技术攻关力度,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推动一批产业共性技术、适用技术成果向农业、传统工业和服务业等转移和辐射,提升产业竞争力。注重发明专利技术的应用开发。对我市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发明专利及时作出产业化前景评估,重点立项支持开发出市场竞争力强的新产品。

  ——科技成果转化及示范基地。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在我市重点产业优势领域组建和完善形式多样、面向社会、行业开放的工业中间试验和农业试验示范基地3~5个,对新产品(品种)、新技术、新工艺进行中间试验和示范;建设和提升3个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一批成长性较好的科技型企业。

  ——科技成果产业化平台。依托区域特色资源、技术和产业优势,以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产业关联度大、技术水平高的高新技术企业群体为骨干,在精细化工、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纺织、循环经济、农副产品加工等领域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基地。引导企业围绕特色资源和特色产业向工业园区聚集,加强产学研结合,攻克产业链关键技术,做大特色产业集群,增强整体竞争力。

  ——科技中介服务能力。培育科技风险投资与担保、技术产权交易、科技信息服务以及科技评估咨询等一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立科技成果网上交易平台,组织重大科技成果交流交易活动。

  为了加快现代农业和县域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以科技进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科技富民强县示范工程。

  主要目标: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适时开发研究或引进、推广应用一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建设2~3个农村科技特色产业基地和农业科技园区,培育和壮大2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县域科技特色产业,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完善和推广1~2个具有区域特色的农村科技服务模式,构建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立县级科技进步考核长效机制,创建一批“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区”。

  ——加强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重点开展优质杂交水稻和主要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及综合配套技术、主要畜禽水产品养殖及产业化技术、农业生物技术、大宗农产品及绿色林产品综合深加工技术、环境友好型农药研制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

  ——发展县域特色产业。立足县域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基础,通过承接国家和省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研究、开发、引进、推广若干个农业新品种和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建设2~3个农村科技特色产业基地和农业科技园区,重点扶持2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8个科技型农村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示范,形成若干个科技含量高、特色明显、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种植、养殖和加工经济实体,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推广“96318”科技信息“户”联网、农村科学技术合作组织、“双百”工程、科技特派员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等模式及多模式集成综合示范;全市重点建设2个星火培训基地(学校),开展面向广大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面向企业劳动者的专业技术培训和面向基层骨干的科技管理培训,每年培训8万左右人次。

  ——建立县级科学技术进步考核机制。积极推行县、市、区科技进步考核制度,建立县、市、区政府主要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考核制度,促进其重视科技、依靠科技、发展科技。

  进一步深入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为建设创新型岳阳提供人才支撑,实施科技创新人才培育工程。

  主要目标:结合我市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重点培养学科带头人、工程技术专家、创新型企业家等科技创新人才200名,创新团队6~10个。

  ——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队伍建设。重点抓好科技创新人才的发现和跟踪培养,通过重大科技工程、重大科技专项、重点项目的实施,培育一支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队伍;加强创新政策引导和战略性科技研发平台的搭建,给予科技创新人才长期稳定的科研支持,形成全市梯次递进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依托大中型企业、重点学科、创新平台、重点科研基地,凝聚学术队伍,通过项目带动、资金支持、政策激励等方式,作好引智工作,并有效整合现有科技人力资源,着力培育2~3个具有国内竞争力的创新团队,2~4个工程技术人才团队和2~3个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团队。

  为了大力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优化我市发明创造和科技创新的社会基础环境,实施科学技术普及工程。

  主要目标:加大科普经费投入,建立健全科普场馆和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全国科普示范县、示范城区,省级科普文明社区,全国和省级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建设大众传媒科普宣传网络;有重点地扶持一批非营利性专业技术协会等社会科普组织,逐步建立起由科普专家、科技工作者、技术能手和科普志愿者组成的专群结合、专兼结合、基本稳定的科普人才队伍。

  ——青少年科普示范。充分的发挥学校的主渠道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发明、科技夏令营、科学考察、科技竞赛等活动,全面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养。

  ——科普示范县、市、区创建。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继续抓好各类科普示范县、市、区及乡镇、村和科技示范户建设,通过示范、辐射作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领导干部科普培训。以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科技意识和科学决策水平为目的,各级组织、宣传、科技、人事等部门积极采取多种途径和形式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科技知识普及,使领导干部的科技教育和培训步入正规化轨道。

  ——建立企业科普制度。充分发挥企业科协、职工技协的作用,在企业中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和“讲理想、比贡献”竞赛活动。

  ——社区科普活动。充分利用社区文化馆(站)、影剧院、公园、科普画廊等各种文化设施、旅游景点和休闲场所开辟科普教育阵地,开展社区科技节、科普沙龙等活动。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和《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湖南的决定》,制定出台《岳阳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等我市增强自主创新的配套政策,突破国有企业科技创新的制度障碍,大力发展民营型科技企业,在税收、政府采购、金融等方面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激励和扶持。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设立专利申请资助专项资金,加强专利申报以及开发利用的管理和服务。

  进一步优化宏观协调机制,调整和充实市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规划纲要》落实工作的具体指导,及时研究和解决重大专项和其它重点任务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建立和健全合理配置科技资源的统筹机制,完善财政部门与科技等部门对科技资源配置的协调机制;完善科技决策咨询机制,充分发挥专家咨询委员会等智囊团的作用,搞好重大科技项目实施的决策咨询;建立和完善科学技术进步考核机制,出台县、市、区科技进步目标考核管理办法,强化“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工作力度,确保科技投入到位、科技政策到位;建立创新资源配置的信息交流制度;健全科学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能力统计监测、评价和通报制度,及时、准确地反映全市各地科学技术进步动态、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建设和规划实施情况,协调解决规划实施中的重大问题。

  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确保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逐年提高,到2010年达到2%以上;各级政府把科技投入作为预算保障的重点,使年初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中的超收分配体现法定增长的要求,确保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增长速度明显高于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到2010年市级应用技术探讨研究与开发资金(原“科技三项费”)占本级财政支出的比例应在2%以上,县、市、区的比例提高到1.5%以上。

  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结构,科学界定财政对科学事业的供给范围,解决财政科技投入供给的缺位和越位问题;合理安排科研机构正常运转和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资金,建立对公益性行业科研的稳定支持机制;建立科技信用体系和财政科技经费的支出绩效评价体系。

  依法设立科技风险担保基金,吸收上市公司、金融部门、中小企业资本介入;鼓励国内外风险投资机构及各类投资主体在我市设立风险投资机构。拓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和民营科技公司的融资渠道。

  整合离散在政府、科研机构、教学机构、企业的各类资源,构建“协作,共用,服务”的保障体系,建立服务于全社会科技创新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科技基础条件支撑体系,优化专业服务供给,降低创新创业的成本和风险。建设科技管理信息平台,集专利、商标、版权信息和服务于一体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共享平台,科学数据与文献共享平台,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用协作平台,科技成果信息与交易平台,化工产业共性技术(分析、检验、测试、计量及技术标准等为主要内容)公共服务平台,农村科技信息“户”联网服务平台。

  按照国家和省的战略部署,结合岳阳实际,进一步深化我市科研机构改革,建立健全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权益分配的激励政策,允许国有高新技术企业对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实施期权等激励政策;改革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体制,分类推进专业技术职称制度改革;深化科研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实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建立有利于激励自主创新的人才评价和奖励制度。通过科技资源整合和优化布局,切实改变科研机构小而散、小而弱的局面,增强公益性科研机构的科技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实行科技资源有效整合,提升我市农业科技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的实力和水平,争取作为区域实验站进入国家农业科学技术创新体系。

  抄送:市委办公室,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岳阳军分区司令部,市纪委办公室。